洛阳师院试点师范教育本科教学改革 “摔打”好老师
一番刺耳的话,引发了一所师范学院的大胆改革。洛阳师范学院从实验班入手,先行试点,将传统师范教育的本科教学分为两个时段,两年在校学基础理论,两年在中小学课堂学习教学真本领。一年的探索表明,这样的改革赢得了师范生和基层学校的支持。
刺耳的话倒逼出新师范生培养方案
每到招录新教师的时节,洛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杨丽就异常焦虑,面试、听课……所有这些环节下来,令她兴奋的不多。“这些大学生的素质都不错,但就是不会讲课。”她和同事要把大量时间放在对新教师的培训上,从最基本的备课、上课、磨课教起。
栾川外国语实验中学校长李志忠也有同样的感受。年年招新教师,但很难招到合适的,入职培训“费时费力”。
大学4年,学生学会了写论文,考试也合格,拿到了毕业证,为啥还要再培训,他们究竟缺哪些能力?
一线的校长们是这样说的:“不懂基本的授课技巧,不会表达也不会提问。”“不会改作业,不会留作业,更不会分析试卷。”“不会把握课堂节奏,不会组织教学,一节课经常会陷入混乱。”
当这些刺耳的话传到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时明德耳中时,他非但没有生气,反倒请中学校长到学校座谈,让他们历数师范院校的“不是”。
对话让洛阳师院的校领导们开始重新反思师范院校的培养方式:课程结构过于注重学科体系,教育学、教育史、课程论等理论性强的专业课占到70%以上。本科生只有一个月的实习时间,难以学会实际授课技能。尽管这些年该校一直在推行师范教育改革,努力增加学生的实践性,但力度仍然不够。“改,必须改!只学书本不行,还要拿出大块时间到实践中去,向优秀教师们学习”。
2013年,洛阳师院成立了一个名为“211”的实验班。这个班的使命是探索师范院校新的培养模式,传统的大学课程被分为两段,即前两年为基础教育阶段,后两年为技能实习实训阶段。
大一、大二学年按大类教学,传授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不同,培养方案相同。从大三起,学生到洛阳师院附中、复兴学校、复兴幼儿园等协作学校实习实训,内容包括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研究和行政管理等,特别强调要学会备课、分析试卷、布置作业等实用的教学技能。两年实习结束后,毕业生要能站稳讲台。同时,这个班实行淘汰制,年度考核不合格及排名在后2.5%的学生退出实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