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大全_毕业之家园网移动版

高中家园网 > 校园在线 >

【榜样力量】中南大学王少锋:莫尔顿奖首位中(2)

“我的导师李夕兵教授有个指导学生的好方法,在我们团队形成了很好的传统,就是每周开一次例会。例会上要求每个研究生都要表达出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想法,导师再予以斧正。”他回忆道,“第一次我将自己所有的想法都表达出来,天马行空,主次不明。然后李老师会不断提问,我尽力回答,这样几轮下来我的思路就明朗了。就好像一开始是0-10的范围阈值,老师点拨之后慢慢缩小到4-6,直至最后确立真正的方向是5。这个过程,可以说李老师是我的启蒙者、带路人。”

正如王少锋在他博士论文致谢中感悟李老师指导方法时写道的那样:“初识采矿,教以发问于实践;继而有识,传以扎实于理论;再而出新,鼓以求正于实用。周而复始,循序渐进,以致专业之识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

就这样,王少锋克服了博士生涯第一道难关,将双脚踏踏实实踩在了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然而研究的路上荆棘丛生,很快,他遇到了自己第二个难题:如何发表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我一开始总是很害羞,朋友们都说我‘自命清高’,其实我就是很害羞,不爱讲话而已。”王少锋自我评价道。初时青涩的男孩羞于启唇,更不用提遇到困难找同门师兄师姐帮助了。初来乍到的他毫无经验,只能干着急,却毫无办法。“我的研究生导师王德明教授曾经给我推荐过一本书,里面讲了成功人士必备的七个习惯。其中我认为最关键的两条是‘积极主动’和‘持之以恒’。王老师说,一般拥有这两个习惯便会初步地取得很大程度的成功了。他鼓励我主动开口,积极请教。‘积极主动’才是一切前提。”就这样,他深受王德明教授启发,迈出了求助的步伐,积极与师兄师姐联络,筹备成果,准备尝试发表一篇SCI论文。

来路艰且阻,持之以恒是支柱

然而对于采矿学科一篇学术论文从想法产生,到发表,其中重重困难旁人难以想象。而在国际SCI重要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论文,更是难上加难。工科成绩顶呱呱的王少锋,面对第一次英文论著撰写却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很多想法与成果在他的脑海中是一幅完整的画卷,到了用英文遣词造句,却不知如何表达。尽管他卯足了劲头,下足了功夫,论文的发表之路仍是布满荆棘。

“首先一篇论文要反复不断地修改,成稿之后发给杂志社。业内权威审稿专家会对你的文章提出一些专业问题,你要写信回复他。来来往往,可以说这是一个角逐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很久,短一点四五个月,长一点要一年,要坚持,中途是不能放弃的。有时候文章并不能说服审稿专家,或者文章的研究方向与期刊主旨有偏差,都会被退稿。”王少锋感慨道,他最沮丧的一次,论文被拒十次;最耗费精力的一次,曾就论文中的学术问题反复与审稿专家讨论了一年多之久。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