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大全_毕业之家园网移动版

高中家园网 > 校园在线 >

榜样力量| 南开学子郑玉:做“国际范儿”的科研

2013年毕业于本溪市高级中学进入南开大学药学院,2014年顺利通过笔试面试进入化学学院化学系,2015年夏天参加斯坦福大学暑期学校,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科研训练……这一路走来,郑玉觉得自己非常幸运,随着“国际视野”不断被打开,郑玉的科研之路也越走越顺,现如今,她已经获得斯坦福大学化学系PHD项目offer。

刚到化学院的时候,郑玉经历了一个小小的困难时期。大二繁重的课业和大一未修的化学类专业课总是让她把时间表排得满满的。与此同时,周围很多同学已经进入实验室开始初步的科研训练,这种浓厚的科研氛围也对她产生了心理冲击,受这种氛围的影响,郑玉开始联系自己的科研导师。经过仔细了解学院内老师们的科研方向,结合个人的兴趣,郑玉联系了高分子所的孙平川教授。“初次见面就收获颇丰”,郑玉坦言,孙平川教授当时耐心地为她介绍仿生高分子材料的神奇之处以及实际中多样的应用,老师对科学研究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这位懵懂的本科生。

2015年1月,郑玉正式进入孙平川的实验室,从学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阅读学术文献等开始积累科研基础知识,并着手准备“百项工程”的申请工作。由于科研经验的不足,她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困难,从立项、实验方案设计调整,到总结数据、得出结论、撰写总结报告与论文,她没有被困难所打败,而是越挫越勇,顺利结项,这段科研经历是她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复杂而艰辛的科研过程在给她带来充实感和自豪感的同时,也让她明白了科研之路充满了无限的未知与困难,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是科学真正的迷人之处。

2015年暑假,郑玉有幸得到了“化学学院资助本科生参加国际一流大学暑期学校项目”的资金支持,邂逅了美丽的斯坦福大学,由此她的科研道路也开始有了“国际范儿”。虽然暑期课程只有短短的八周,但国外开放的学术氛围和教学环境深深吸引了她,在此期间她选修的两门化学类课程分别取得了A和A+的优异成绩。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面对多元化的世界,她不断进行尝试和探索。暑期学校结束后,她回到南开继续高分子领域的研究,进入赵汉英教授的课题组并尝试进行偏向生物学意义以及合成方面的新研究,这段经历增加了郑玉的知识储备和实验技能。

2015年12月,化学学院发布了“资助本科生去国外大学实验室做科研的通知”,郑玉对此尤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挑战自我、开阔眼界的方式,于是便抓紧时间找感兴趣的课题组并积极发邮件沟通。两个实验室的科研训练和斯坦福暑期交流的经历,帮助郑玉成功获得了在MIT材料系Andersen教授课题组为期7个月的交流机会。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