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大全_毕业之家园网移动版

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重庆第三中学毕业证样本(3)

“七·七”事变后,天津南开各校被日机炸为废墟,部分师生撤退后方来到重庆南渝中学,继续完成学习和教学任务。1938年学校更名为重庆私立南开中学,并渐著成为当时华西的著名学府。194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威尔基来华,特到学校参观,曾倍加称赞。校友周恩来经常莅校看望,并多次在学校午晴堂演讲,宣传革命真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天津南开主校和各分校也相继复校。10月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曾陪同毛泽东、王若飞到校拜望张伯苓和柳亚子先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重庆南开中学,1953年确定为重庆市重点中学。1957年周总理访问亚非拉归来,与贺龙副总理到校视察。1960年被评为全国百面红旗,傅震垣校长代表学校出席了全国教育系统群英会。重庆南开中学在五、六十年代教育质量一直名列省、市榜首。

“文革”时期,学校曾受到极大冲击和破坏,师资流失,质量下降,今人痛惜。“文革”结束后,学校致力于恢复和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从1982年起相继被评为市级和省级文明单位,并多次受到省、市表彰,办学水平重新跃入全国一流水平。

校容校貌

南开精神,包涵在南开校训中。南开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校训

南开系列学校的校训均为:“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南开校训是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范孙)先生和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于本世纪20年代前后共同制定的。按照他们的教育思想,办新学校的宗旨不同于办旧学,他们认为办新教育的宗旨是要培养人才,为社会谋进步,为公众谋福利。张伯苓在1944年总结他办学四十年的回顾文章中写到“……苓追随严范孙先生,倡导教育救国。创办南开学校,其消极目的在矫正民族五病(按:五病指愚、弱、贫、散、私,作者注);其积极目的,为培养建国人才,以雪国耻,以图自强”。所以严张办学思想总之是以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福利为宗旨。校训就是从此出发而制定的南开学校教育方针。

“允”字是承诺的意思,对受教育者来说也可理解为“要求”。这里的”公”,从严张的教育思想出发,与之相对应的集体当然是国家、人民大众和与之相联系的事业。另外“公”又是对矫正五病中的“私”而言的。所以“允公”应解释为要求受教育者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具体到教育事业,即要求南开学子热爱母校,维护校风校誉,作者注)、大公无私、—心为公,在学习和工作中强调无私奉献精神。

张伯苓指出:“教育—事,非独使学生读书习字而已,尤要造就完全人格,德智体不可偏废”(1914年4月在修身课上对学生的演讲)。他又指出:“办学之目的,在信学以致用,学以医愚,学以救国、救世界”(1916年1月在修身课上对学生的演讲)。他在1917年学生毕业典礼上对学生讲演说:“今日正值诸生立志之时,无论各具何长,要皆能发扬昌大,以备国家干城之选…… 望各立而志,急图自新”,(这段讲演词为周恩来所记录)。在此演说中他还指出:“学校正如一小试验场,场内人皆有信心,具改造社会之能力,将来进入社会改造国家,必有成效”。所以可见,张伯苓主张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是独善其身的白面书生,而是要培养有改造国家改造社会为人民谋福利的能力之“干才”。这一点是张伯苓在教育主张上独特不同于与他同时代的中国其他诸教育家之处,纵观当时各类学校的校训,除南开学校外,无一在校训中提出以“能”为主要要求的。这也是张伯苓教育思想之卓越超群,不同凡响之处。所以“允能”者,是要求受教育者理论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工作能力,努力方向是锻炼救国自强能力和精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求受教育者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