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大全_毕业之家园网移动版

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话题思考:教育类APP能否给寒假“充电”?(2)

  局限

  APP更多是“片段式学习”

  尽管许多学生都接触过教育类APP,一些学校也尝试引入这些APP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但老师、家长对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仍持谨慎态度。就不同类型的教育APP,记者采访了相应学科的资深老师。他们认为,就现有的教育APP而言,英语类产品虽然形式多元,但效果未必好;数学类APP更多偏向于练习,虽然有助于提高计算速度,但题型有限,不利于锻炼孩子的综合解题能力;阅读类APP要想培养孩子的习惯还是离不开线下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指导。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特级教师李维明分析说,APP的使用效果受到很多限制,“中小学生能够使用此类APP的时间比较有限,也未必有属于自己的硬件设备。同时,教育类APP应该指向一种更大自由度的个性化学习,但这会受到现行教学结构的制约,因此它们只是作为一种补充,偶尔使用。”

  与此同时,许多教育类APP本身还并不完善。在李维明看来,APP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轻松学习的初衷是好的,但要想以游戏的形式真正承载教育内容却很难做到。“游戏的娱乐性和学习的严谨性有冲突,而且有些开发者对教育并没有很深刻的理解。”

  李维明注意到,目前APP的应用可能只是一些“片段式学习”,不具备完整的内容功能,难以辅助学生完成一个科目的系统学习。同时,校内教学与校外APP使用应该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将学校课堂教学使用的软件外延出配套APP,两者关联性会比较强。李维明希望,“有更多懂教育的学科教师参与进来,调研学生喜爱的形式,确定对学生发展有好处的内容;共同开发系统完整的、和教育契合的、与校内形成相互补充的APP产品。”(采写/新京报记者 冯倓秋)

随机文章